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信息公开 > 政情通报 > 正文

湖北日报:思想观念领先 凝聚“高点跨越”动力

来源: 发布者: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:2015-03-05

【字体:  打印本页

通讯员 洪业前 向明星

“我们的销售收入连年成倍增长,去年达到8000万元。”2月3日,来凤县凤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谭爱东表示:“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及时转变思想观念,让干部成为企业的服务员,帮助我们建设惠民惠企的大型藤茶基地,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补偿,坡改梯土地治理专项投入,免费提供种苗等。”

来凤是湖北省的“窗口县”,土家文化的“发祥县”,跨省区域合作示范的国家“战略县”,担负着国家和省委要求“在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”的使命。立足湖北、放眼武陵、面向全国,来凤始终坚持思想观念领先,推动来凤“高点跨越”。

正确认识来凤在全国、全省所处的战略坐标,跳出来凤,审视全域,他们科学把握中央精神、巴楚情况、湖北方案,推动来凤发展。按“3+1”目标定位来凤发展,即瞄准“武陵山区增长极、土家文化集成区、湖北形象窗口县”,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。站在武陵山区“大棋盘”中,来凤聚力建设“恩施州副中心城市”、“全省第一方阵县市”、“武陵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”。以“高点定位”,推进绿色繁荣、特色开发、可持续发展,倒逼来凤经济社会跨越发展。

跨省区域协作,放大倍数效应。湖北来凤、湖南龙山,一水之隔。2011年10月,国务院批复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。来凤县不等不靠,先行先试,加强同龙山县的协作共建,放大“1+1>2”的倍数效应。

政策同等,发展同步,资源同享;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新空间,先行先试打造发展新格局,改革开放树立发展新形象。两县抢抓机遇,达成“三同三新十个一体化”发展战略共识。间隔5分钟一趟的跨省公交,穿梭于来凤龙山两县;连接两座县城的湘鄂情大桥,于去年4月底全面贯通,一座跨省中等城市在武陵山腹地崛起;全国首张跨省金融IC卡——龙凤卡成功发行,龙凤金融实现同城结算,贷款破壁跨省投放;酉水流域治理与保护全面启动等,十个一体化战略,已经有六个一体化取得突破,成为全国特困地区跨省、跨区域协作的典范,为国家区域发展探索可示范、可复制的经验。

观念一变,产品出山。武陵山区农户沿用传统习惯养殖生猪,周期长、见效慢、利润低。来凤县委、县政府引导企业在“土”字上做文章,培育“零号土猪”特色品牌,迅速占领了武汉市高端市场,山货飘香都市餐桌。同样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山中野茶,通过引进武汉龙头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,品牌打造与推广,“金祈藤茶”成为保健珍品,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,让山间“野草”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,带动茶农收入成倍增长。

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,该县树立“抓企业就是抓市场、抓企业就是抓产业、抓企业就是抓发展、抓企业就是抓创新、抓企业家就是抓住了根本”的理念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企业家成长环境,促进企业做大做强。干部带头,全员上阵,确保主管部门用90%的精力、乡镇用70%的精力、其他部门用60%的精力抓招商引资和重商崇企工作,形成抓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。

产城融合、四态合一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,科学规划引领“大城镇”建设,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形态、高端化城市的业态、特色化城市的文态和优美化城市的生态。以城市经营和建设互动为内生动力,加快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,高水平、高标准、高质量规划设计“全域来凤”。形成以县城为中心、以乡集镇为节点、以农村新社区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,并深入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、国家级文明县城、省级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,凸显土家文化,提高城市品位,形成城市鲜明特色。

全民红利、共建共享。该县树立大民生理念,让民众共享“思想红利、改革红利、开放红利、制度红利、科技红利”。倾力“衣食住行、业教保医”,加强龙凤科教示范园建设,推进全县教育布局调整。完善乡镇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功能。

“思想有多远,路就能走多远。”来凤县行政服务中心是湖北省首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,是全省唯一国家级行政服务类标准化试点单位。对重大招商项目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、“一事一议”、“特事特办”,为企业提供个性化、订单式贴心服务, 在土地使用、产业培育、项目奖励、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破除企业发展瓶颈。2014年,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亿元,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755户,其中个体户8479户,企业276户。